104年度股東可扣抵稅額減半之新稅制稅負差異分析

 

一、新修法令概述:

1.獨資、合夥組織營利事業辦理結算、決算及清算申報時,應以全年應納稅額之半數,減除尚未抵繳之扣繳稅額,計算應繳之結算稅額於申報前自行繳納;並以其營利事業所得額減除全年應納稅額半數後之餘額,歸併獨資資本主及合夥組織合夥人之營利所得,課徵綜合所得稅。

2.修正綜合所得稅稅率結構:將現行綜合所得稅課稅級距由五級調整為六級,增加綜合所得淨額超過1,000萬元部分,適用45%稅率規定。

3.本次修正有關股東獲配股利或盈餘之可扣抵稅額之計算,係屬盈餘分配事項,自104年1月1日施行;其餘條文涉及個人綜合所得稅、獨資或合夥組織營利事業所得稅之計算,自104年度施行,於105年申報104年度綜合所得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時適用。

二、修法前後稅負差異分析:

1.獨資、合夥與公司組織之總稅負比較:(假設稅前所得=應稅$100)(法定公積略不提列)

 

獨資、合夥

公司組織

104年盈餘

舊(現)制

新制

設盈餘保留不分配(新制)

營所稅

0

8.5(=17*50%)

25.3=(17+8.3)

盈餘分配綜所稅

40

41.175=(100-8.5)*45%

26.6575

盈餘分配之二代健保費

0

0

1.747

合計

40

49.675=(8.5+41.175)

53.7045

分析:

獨資合夥無二代健保,但盈餘併課綜所稅,不得保留不分配。稅負加重

 

2.國內公司及國內個人股東之總稅負比較(假設稅前所得=應稅$100)(法定公積略不提列)

 

舊(現)制

新制

104年盈餘

次年(105年)分配

106年以後分配

次年(105年)分配

106年以後分配之105稅費

營所稅

17

(17+8.3=)25.3

17

(17+8.3=)25.3

盈餘分配所得稅

23

(100*40%-17)

17.7

(100*40%-25.3)

32.675

(100-17+8.5)*45%-8.5

26.6575

(100-(17+8.3)+(17+8.3)/2)*45%-(17+8.3)/2)

盈餘分配二代健費

2

2

1.83

(100-17+8.5)*2%

1.747

(100-(17+8.3)+(17+8.3)/2)*2%

合計

42

42

51.505

53.7045

分析

修法後,盈餘分配之稅負較修法前之40%增加至49.675%(17+32.675)或51.9575%(17+26.6575)

3.不同股東結構之稅負比較 (假設稅前所得=應稅$100)(法定公積略不提列)

104年盈餘

國內個人股東     

國內法人股東

境外個人或法人股東

新制+105年分配:

     

營所稅17%+10%

17

17

17

盈餘分配所得稅

32.675

8.3

(投資公司保留不分配,但還會再分給個人股東)

(100-17)*20%=16.6

盈餘分配二代健保

1.83

0

0

合計

51.505

25.3

33.6

新制+106年以後分配:

     

營所稅17%+10%

25.3

25.3

25.3

盈餘分配所得稅

26.6575

(100-25.3+25.3/2)*45%-25.3/2

7.47

(100-25.3)*10%

(假設投資公司保留盈餘不分配)

11.205

(100-25.3)*20%-7.47/2

盈餘分配二代健保

1.747

0

0

合計

53.7045

32.77

36.505

分析

稅負加重

盈餘保留在投資公司,稅負與102年相同

1.境外股東盈餘就源扣繳20%。

2.非居住者股東ARE10%可半數扣抵。

 

 

料來:稅旬刊2261(2014/07/20出版)

10364日新修正所得稅法第732景仁律師

前言

府為應當財政題,健全家財營造濟永發展基礎財政(103)2月份 提政健中就制改行兩合一制度相關套措施,及銀業保業之業稅分別出所稅法營業法部條文正草案,並經法院第85會期10次會議於103516日三讀通。其就所稅法分條修正主要之正內括:一、「完設算分設扣抵;二、綜合得   稅率構,現行合所稅課級距五級調整為級,加綜所得額超過1,000萬元部分45%率規三、關配措施修正將納義務個人準扣額由7.9萬元提高至9有配者由15.8萬元18萬元,薪所得別扣額及心障特別分別由10.8萬元提高至12.8元,以減中低資所者及殊境遇庭租負擔。上開得稅部分文修中,行兩設算算扣,   使我境內股東配股淨額可扣原來以百之百為僅扣抵半;此,財部另衡平稅負所得法第732,就非居東獲股利可扣稅額,屬10%營利所得抵繳該利淨之應繳稅部分亦調為現行定之就此配合正之得稅732,似乎不有正合理之聯,茲分析說   如下。

法第732之立理由

861230日增訂所稅法第732之立法由,因非華民境內住之人、在華民境內固定業場及營代理之營在中民國內無業場而有營 代理之營(稱非住者)在我國內取之股或盈餘,辦綜所得稅算申明定非居住股東股利額或盈總額稅額不適用得稅法31定,住者股並不用兩合一其獲之股總額盈餘額所之稅額法扣其應之所稅額。

由於國於8711開始施兩合一避免利事藉保盈餘避股或社員個人負,於實合一度後稅收失,應由東以之納義務擔,增訂得稅669營利87度起就當度之分配餘加徵10%營利事業就非住者投資營利盈餘未分該營事業被加徵10%之營利事業得稅加徵營利業所稅額不得抵其居住股東在我額,使非住者所投營利業併之稅較實兩稅一制加,響非住者東之資意使其在國投之總負,高於稅合實施之總負,訂所732明定居住股東獲配利總或盈總額含之額,於加徵10%營利事業所稅部額,抵繳股利額或餘淨之應繳稅。以茲以舉例明當所得法第732法理

非居100%灣某營利業甲營利87度之稅所額為100元,營利事甲於88決議分配餘,兩稅一制後,利事甲之負比

                                                                 
           

營利事業甲87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

   
   

未分配盈餘加徵10%之營利事業所得稅

   
   

營利事業甲總稅負

   
   

稅合制度施前

   
   

25

   
   

NA

   
   

25

   
   

稅合制度施後

   
   

25

   
   

7.5

   
   

32.5

   

*87年度營利事所得25%(慮累)

設營事業89議將87年度之保盈餘數分給非住者(88業甲餘為0)居住股東兩稅一制實施後,應納所得額與際獲配稅額額比如下:

                                                                 
           

非居住者股東獲配之股利淨額

   
   

非居住者股東應納之所得稅額(設扣繳率為20%)

   
   

非居住者股東獲配之稅後淨額

   
   

稅合制度施前

   
   

75(=100-25)

   
   

15(=75x20%)

   
   

60(=75-15)

   
   

稅合制度施後

   
   

67.5(=100-32.5)

   
   

13.5(=67.5x20%)

   
   

54(=67.5-13.5)

   

上開施兩合一度前之營事業總稅與非住者東獲之稅淨額較表稅合制度施前營利業甲總稅75居住股東配之額淨60元,但在兩稅一制實施,若利事甲因分配餘而加徵10%營利事業,則利事業總稅增加為32.5元,居住股東配之後淨將減54元,顯使非居者股東為兩合一度實後,為新加未配盈加徵10%營利所得因,使營甲與居住股東併計應負之稅負,未實施稅合制度加,不利居住股東投意願故透732,將居住其獲股利額或餘總所含於加徵10%營利稅部之稅,可繳該利淨或盈淨額應扣稅款透過所稅法73條之2,非住者東應之所稅額可抵稅額獲配稅後額分

                                           
   

非居住者股東獲配之股利淨額

   
   

非居住者股東應納之所得稅額(設扣繳率為20%)

   
   

所得稅法第73條之2規定計算之可抵繳稅額

   
   

非居住者股東獲配之稅後淨額

   
   

67.5

   
   

13.5

   
   

6.75(註)

   
   

60.75

   

(註:依所得稅施行細則第61條之1規定:

  1. 抵繳稅額=7.5*(67.5/67.5)
  2. 抵繳稅額上限=6.75=67.5*10%
  3. 1 vs 2取小者=6.75)

之,兩稅一制後,營利業當盈餘分配股東要求所得稅66條之9定,須額加徵10%業所得稅,非居者股不適兩稅一制利事因不配盈所額被加徵10%營利稅,實使非居者股得獲之稅後額減,不利居住之投願,透過法第73條之2定,消除部分因外加徵10%營利稅之稅合制度,與稅合制度施前比較對非住者股所造之不平現

10364日修法第732

10364正公之所稅法第73條之2華民境內住之人及機構中華民境外營利業,獲配利總或盈總額含之額,31定。獲配股總額盈餘額所額,其屬66條之910%利事所得稅分實繳納之額,該稅之半該股淨額盈餘額之扣繳額。而其正理原因衡平租負擔將非住者東獲股利額之扣抵額中屬加徵10%營利稅抵該股利額之扣繳額部,亦調整為行規之半之,照新正後得稅732定,上開示之下,居住股東納之得稅可抵稅額獲配淨額別列表下:

                                           
   

居住股東配之利淨額

   
   

居住股東納之得稅額(扣繳率為20%)

   
   

得稅73條之2規定算之抵繳

   
   

居住股東配之後淨額

   
   

67.5

   
   

13.5

   
   

3.37(=6.75x50%)

   
   

57.37

   

上表新修之所得法第73條之2使未分盈餘10%營利事所得之抵半,居住股東負將高,非居東影更重是,之所稅法第73210411日起施,事業去從稅合制度於8711開始施起所繳之未配盈加徵10%事業所稅,將於10411以後分配股(盈餘)淨額給非居東時,使非住者股東原本預期可完全抵之已加徵10%營利事業所得稅部稅額立即少一,此對非住者東稅負擔響相鉅大。(非居住者股東獲配之稅後淨額由60.75降至57.3元)查,10364修正之得稅修正,主是從行兩合一度下「完設算分設扣抵調整國境居住東獲股利額之扣抵額為可扣抵額之參照10364修正文第66條之4及第66條之6861230增訂732法理,係兩稅一制實施,使居住股東與投資利事併計負,實施稅合制度恐影非居者股願,為使在我投資總稅,不於兩合一施前總稅,爰訂所732所得法第73條之2政部提出財政全方張修兩稅完全設扣抵「部設算抵制根本無關故所稅法第732併於10364日修之所稅法修案中將非住者東獲股利額之扣抵額中屬加徵10%營利稅抵該股利額之扣繳額部,亦調整為行規之半並無當合之理。明說,得稅732正,為政想要加國稅收一種法或段,此所732使得條當增訂得稅73條之2立法非居者股覺得國政之課政策與度,後矛,亦壞整課稅度之整性合理

結論

上所述,10364所得法修現行國兩合一度由全設扣抵修正為分設扣抵制,輔以提薪資得特扣除及身障礙別扣額等套措施;另增所得額超過1,000萬元部分適用45%將有於改所得配及加國稅收健全財之目8711日當時我採行稅合制度目的增訂得稅732立法完全因10364修正所得蕩然且所稅法第66條之4666732修正10411起施,對營利業過8711日兩稅合制度始實施,所積繳之營事業得稅未分盈餘10%之營所得稅,將於10411日以後,分配相盈餘給股東時,將使股東原本預期可完全扣抵之股東可扣抵稅額或已被加徵10%營利事業附尋稅部分稅額,立即減少一半之悶兒效果,此部分之合法性容有疑義,有違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與信賴保還原則之疑慮。 (者:余景仁,理律法律事務所顧問,本文不代表事務所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