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新知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和纳税审核(一)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和纳税审核()

  一、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规定
 
  (一)纳税人
 
  (二)征税对象
 
  (三)税率
 
  (一)纳税人
 
  1.法人所得税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

                                                     
   

组织形式

   
   

法人资格

   
   

税务处理

   
   

个体工商户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不具有法人资格

   
   

1)不纳企业所得税
 
2)个人投资者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公司制企业

   

(有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法人资格

   
   

1)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
   
2)个人投资者分得的股息、红利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2.将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所得纳税。
 
  3.所得来源地的规定

                                                                                                                                 
   

所得类型

   
   

所得来源的确定

   
   

销售货物所得

   
   

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提供劳务所得

   
   

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转让财产所得

   
   

不动产

   
   

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

   
   

动产

   
   

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权益性投资资产

   
   

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

   
   

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其他所得

   
   

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

   
                                           
   

  【案例】下列有关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所得的确定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B.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报酬支付地确定
   
  C.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D.股息所得按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E.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不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所得来源地,选项B错误;股息所得按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选项D正确;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不动产的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选项E错误。

   

  (二)征税对象
 
  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
 
  (三)税率

                                                                                     
   

种类

   
   

税率

   
   

适用范围

   
   

基本税率

   
   

25%

   
   

1)居民企业
   
2)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取得的所得与机构、场所有联系的非居民企业

   
   

优惠税率

   
   

20%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1)工业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2)其他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15%

   
   

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

   
   

预提所得税税率

   
   

20%(实际:10%税率)

   
   

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应纳税所得=收入总额-不征收入-免收入-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1)按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应纳税所得=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纳税调
 
  企业所得税的常见考核要求
 
  (1)扼要指出存在的影响纳税的问题,作出跨年度的账务调整分录。
 
  (2)正确计算××年应补缴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并作出补税的相关分录。

  二、年度收入总额的审核
 
  收入总额是指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一)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1.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各级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企业依法收取并上缴财政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于上缴财政的当年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未上缴财政的部分,不得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企业收取的各种基金、收费,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
   
属于国家投资(DR.銀行存款 CR.實收資本及資本公積)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DR.銀行存款 CR.其他應付款)的,不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对企业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非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应计征企业所得税

   

  注意:在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征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成本用不得扣除。

  2.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轉讓要稅)
 
  企业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应以国债发行时约定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利息收入的实现。

                                                   
   

情形

   
   

税务处理

   
   

1)企业从发行者直接投资购买的国债持有至到期

   
   

从发行者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全额免征企业所得税

   
   

2)企业到期前转让国债、或者从非发行者投资购买的国债

   
   

其持有期间尚未兑付的国债利息收入,免企业所得税
   
  国债利息收入=国债金额×(适用年利率÷365)×持有天数
   
  国债金额:按照国债发行面值或发行价格确定

   
   

转让国债收益(损失)=企业转让或到期兑付国债取得的价款-购买国债成本-持有期间尚未兑付的国债利息收入-交易过程中相关税费
   
  企业转让国债取得的收益(损失)应计算纳税

   
                                     
   

舉例:國債面額100元(買價=100),利率4%,持有183天後以103元出售

   
   

国债利息收入

   
   

=100*4%/365*183=2.00元(免稅)

   
   

转让国债收益(损失)

   
   

=103-100(成本)-2(利息)-交易稅費(假設=0.50)=0.50(應稅)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A企業---àB企業(A委託B投資)--àC企業(B對C直接投資) 註:ABC都是居民企業

   
   

B企業收到C企業的股息

   
   

A企業收到委託B投資收到的股息

   
   

屬直接投資免稅

   
   

非直接投資,不免稅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取得的上述免税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例题·多选题】某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下列项目中,准予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不征税收入有(ABD)。
   
  A.财政拨款  
   
  B.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C.附属单位缴款  
   
  D.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
   
  E.国债利息收入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和纳税审核()

                                                                                                                                                                                                                                                                                                       
     

(二)视同销售收入
     
  1.视同销售的规定
     
  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营业税的视同发生应税行为
     
  企业所得税中的视同销售——所有权是否转移

     
                                                                                                                     
       

所有权转移

       
       

1)会计:确认收入,按销售征企业所得税

       
       

销售产品

       
       

2)会计:未确认收入(EX:CR.庫存商品),按征企业所得税

       
       

将资产用于市场推广、用于交际应酬、对外捐赠等

       
       

所有权未转移,除将资产转移至境外以外

       
       

不视同销售,不征企业所得税

       
       

将本企业生产的钢材用于修建厂房等

       
     
     
     

  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列舉法8+1)
     
  (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含交際應酬)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9)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但以公益活动为目的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营业税的视同发生应税行为
     
  (1)单位或者个人将不动产或者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视同发生应税行为;
     
  (2)单位或者个人自建建筑物后销售,其自建行为视同发生应税行为。

     
                                                                                                                                                                                                                                               
       

举例

       
       

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

       
       

1.摩托车生产厂家将生产的摩托车分发给本厂职工

       
       

       
       

       
       

2.钢材厂将自产钢材用于修建厂房(用於不動產或在建工程->屬非增值稅應稅項目)

       
       

×

       
       

       
       

3.将自产笔记本电脑用于企业办公

       
       

×

       
       

×

       
       

4.分公司将其所生产的产品移送到位于外县的总公司用于销售

       
       

×

       
       

       
       

5.自产的货物用于交际应酬消费

       
       

       
       

       
     
     
     

  

                 

2.如何确定视同销售收入和视同销售成本

     
                                                                                                                                                                           
       

税种

       
       

具体情形

       
       

视同销售收入

       
       

视同销售成本

       
       

企业所得税

       
       

企业自制的资产

       
       

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

       
       

生产成本

       
       

外购的资产

       
       

不以销售为目的,具有替代职工福利等费用支出性质,且购买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处置的,可按购入时的价格

       
       

购入时的价格

       
       

增值税

       
       

确定销售额的顺序:先售价,后组价

       
     
     
     

  营业税
     
  (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3)按公式核定:
     
  营业额=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三)企业所得税中收入确认的条件与时间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另有规定,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实质重于形式原
     
  流转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时间≠会计上收入确认时间
     
  1.销售商品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
     
  3.其他

     
     

  1.销售商品收入
     
  案例:26日与B公司签订预收货款销售合同,销售商品一批,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合同约定,B公司应当于26日支付预付款50万元,W公司必须于26日按全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B公司。26W公司按合同规定开具了发票,并将预收款存入银行。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80万元。

     

 問(1)会计上收入确认的条件
     
  (2)企业所得税中收入确认的条件
     
  (3)流转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会计上收入确认的条件

       
       

2)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的条件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EX:售後回購即不確認收入)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謹慎性原則)

       

相关的已发生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

       
       

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無謹慎性原則

       
           
 
     

  2)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的条件

     
     

  具体规定

     
                                                                                                                                                                                                                             
       

结算方式

       
       

企业所得税中收入的确认时间

       
       

分期收款

       
       

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

       
       

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的

       
       

以企业分得品的时间确认收入的实现,其收入额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确定

       
       

托收承付方式

       
       

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预收款方式

       
       

出商品确认收入

       
       

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        

       
       

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

       
       

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3)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非收入確認時間而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销售方式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直接收款

       
       

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

       
       

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赊销和分期收款

       
       

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销售方式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预收货款

       
       

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委托他人代销货物

       
       

j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k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l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三者中较早一方

       
       

其他视同销售行为

       
       

货物移送的当天

       
       

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营改增应税服务

                                                                       
       

1)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2)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
       
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服务完成的当天

       
       

先开具发票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开具发票的当天。因此,应当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17万元。但是会计上既不确认收入,也不结转成本
       
借:银行存款     500000
       
  贷:预收账款    330000
       
    应交税费-增(销)  170000

       
     
     

  2.提供劳务收入
     
  1)会计上收入确认的条件(遵循謹慎性原則)

     
                                                                                                             
       

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

       
       

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

       
       

应按已收或预计能够收回的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

       
       

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的

       
       

应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2)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的条件
     
  企业在各个纳税期末,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进度(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以及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十二个月的,应当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注意:宣媒介的收在相广告或商于公面前收入。

     
     

  3)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一般规定: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的凭据的当天。
     
  转让土地使用售不动产、提供建筑或者租赁业劳务(指不動產租賃業),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包括预收定金),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包括预收定金)的当天。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和纳税审核()

     

3.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的其他规定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除另有规定外,应当以被投资企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做出利润分配或转股决定的时间确认收入的实现

       
       

股权转让收入

       
       

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按合同约定的应付日期确认收入
       
国税函[2010]79号:如果交易合同或协议中规定租赁期限跨年度,且租金提前一次性支付的,出租人可对上述已确认的收入,在租赁期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关年度收入——注意营业税与企业所得税的不同

       
       

接受捐赠收入

       
       

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例题·多选题】(2011年)关于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以被投资人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B.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C.股权转让收入按实际收到转让款项时间确认收入的实现
       
  D.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E.采取产品分成方式取得收入,以企业分得产品的时间确认收入的实现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股权转让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四)收入确认的金额

     
                                                                                                                                                                                                                                                                           
       

类型

       
       

收入确认的金额

       
       

1.售后回购

       
       

一般情况

       
       

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以销售商品方式进行融资

       
       

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确认为利息费用

       
       

2.折扣、折让、销货退回

       
       

商业折扣

       
       

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现金折扣

       
       

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

       
       

销售折让和退回

       
       

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3.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

       
       

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

       
       

4.无赔款优待

       
       

需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1)企业参加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按规定交纳的保险费用,准予扣除
       
2)保险公司给予企业的无赔款优待,须计应纳税所得